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贸易动态  > 正文

烟火气VS现代化丨供应链视角解局“千亿预制菜迷思”

日期:2023-04-27 15:02:28 来源:四川省现代物流协会

过去,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巨变的时代,时钟滴答,路途之上,人和食物,步履匆匆。

现代化巨轮滚滚而来,总有一种味道,是聚散离合也不改的信仰:端起碗筷,江南尝塞北,他乡遇故乡,是国人不渝的乡土情怀。

现代连锁餐饮比拼的是规模化发展,永存的是舌尖上的不变风味。预制菜作为席卷餐桌的餐饮新物种,正在全新重塑餐饮经营模式。


(资料图片)

预制菜结合了传统烹饪艺术和现代食品工业,宛如一声惊雷四起,如春雨蔓延。

本文旨在探讨中式预制菜发展逻辑,期待与各位餐饮同仁一起回顾昨日来路,踏上明日征途。

万亿元餐饮市场

中餐大单品多,大品牌较少

1

六万亿元餐饮市场

发展纵深巨大

餐饮行业发展纵深广阔,想象空间巨大。中国餐饮市场规模2023年预计将达6万亿元。硬币的另一面,是中餐发展水平参差不齐、规模化发展难。

从时间维度来看,中餐历史悠久而古老,各菜系商业化的成熟度各异;从空间维度来看,中国幅员辽阔,各地口味偏好各有差异。

仅是一个简单的“烧”字,就分红烧、白烧、干烧、酱烧、葱烧、辣烧...大有文章。

2

中餐大单品爆火

全国性品牌较少

有趣的是,中餐大单品在全国出圈爆火。酸菜鱼、白切鸡、牛肉煲、小龙虾、红烧肉...等诸多餐饮店靠着“店名+品类”,用大单品杀手锏,征服各地味蕾。

食材供应链发展水平的影响,中餐全国大品牌仍然较少。地域性餐饮品牌常常受制于供应链标准化、规模化的问题,困于本土,难以全国扩张。

预制菜引领

中餐现代化第三波浪潮

1

餐饮“三高”流血

变革升级仍在眉睫

餐饮行业“三高”痛点挤压利润空间,房租成本高、食材成本高、人工成本高,导致利润微薄,是每家连锁餐饮企业摆在面前的生存发展的坎。

每个餐饮老板,都希望压缩后厨面积比例,多摆桌子提高坪效;多整合原料采购流程,减少中间商赚差价;通过标准规模化动作输出菜品,摆脱对高价大厨的依赖。

中央厨房建设、采购渠道整合,再到预制菜的出现,是始于“降三高”的原始冲动,带动着连锁餐饮不断探究新机制、新价值

2

餐饮现代化三部曲

预制菜开拓新蓝海

1990年左右:现代化中餐萌芽起步

西餐连锁快餐巨头进入中国,带来了净菜加工厂,拉动了中餐标准化和“去厨师化”的帷幕。

2000年初:中央厨房全国落地

中央厨房在国内落地,在连锁餐饮企业中迅速普及。中央厨房生产半成品和深加工成品,直接配送到各个门店,大大减轻了门店后厨面积压力;

此外,中央厨房里每道菜的制作流程开始被细化拆解,如煮、煲、烧等长时间制作流程转移到中央厨房,大幅增加了门店厨师的出餐效率。

2014年:采购渠道整合探索

餐饮食材B2B整合采购平台涌现,互联网加速散乱的食材采购多层批发渠道的扁平化。

B2B采购平台通过源头直采等去中间化动作,开始逐步打破餐饮连锁采购不规模、不经济的症结。

2020年:预制菜模式放异彩

受疫情、懒宅文化的影响,中央厨房和整合食材采购两种现代化思路碰撞下,预制菜新模式顺势而成。

从极易标准化的冻品面点,蔓延到家常烧煮煲炸。如今,小酥肉、梅菜扣肉、佛跳墙、猪肚鸡、牛羊肉汤等适合一家人食用、制作工艺较复杂的预制菜,也登上了餐桌。

预制菜的大火引来大量跨界新玩家和资本追逐,行业正式从“0-1”进入“1-N”赛道,风口硝烟渐起,千帆竞发。

2023年中国广义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超过5000亿元,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。

两大动力引擎

驱动预制菜快速发展

1

从后端走向前端

2B、2C销售双料打通

预制菜正从幕后走向台前从B端走到了C端。在发展初期,预制菜企业主要为餐饮企业的B端商家提供净菜、半加工、深加工食材货品,多为后端供应商。

2020年后,疫情催化预制菜C端需求,各大预制菜品类开始走红。预制菜突破给餐饮门店做嫁衣的角色,成为餐饮新品类,借用连锁商超渠道或电商平台,活跃在消费前端。

2022年春节,各大预制菜企业推出年夜饭套餐,预制菜迎来爆发期。预制菜开始被大众全面感知,成为了红得发紫的时髦消费品

2

从既有框架到新框架

重构餐饮价值链

预制菜的前提条件是:必须先整合食材集采平台和中央厨房的功能价值

预制菜已经完成食材集中采购、清洗、切割、配菜、蒸煮烧等基础处理环节,甚至已经备好调料包,省去了传统餐饮复杂的工艺流程。

预制菜烹饪时间短、技术要求低、操作简单。菜品的核心技术和料包都掌握到了餐饮企业手上,厨师的流失可能会带走手法,但带不走招牌菜的味道。

预制成品简单加工或加热即可食用,不需要专业大厨,几分钟就可以出餐,消费者等餐时间大幅减少。

预计预制菜将继续助推一众中小连锁餐饮企业的高速发展,采用预制菜模式的餐饮连锁门店数量继续呈直线增长。

预制菜供应链痛点仍存

近70%以上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仍处于小、弱、散的状态,规模化发展还处于前期发力阶段。

天眼查数据显示,在现有预制菜企业中,超过一半的企业注册资本在0-100万之间,中小预制菜企业占多数。

作为餐饮新物种,预制菜虽本意在:全新迭代整个食材供应链链路,以新模式寻求新的增长极。

但目前,预制菜仍存在种种供应链薄弱痛点,导致尚无明显的龙头品牌出现。

1

定价高

需要极高交付品质

预制菜价格大部分不具备竞争优势。调查显示,超过六成的消费者买一道预制菜花费21~40元,预制菜定价和堂食及外卖相比,相差无几;

此外,消费者在购买预制菜后遇到的最多问题是预制菜“口味一般”。

不少消费者评价预制菜:跟堂食没法比,尝鲜后“打入冷宫”,议价能力与复购率并不高。

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,预制菜企业在平衡食材品质与成本的时候,很难做到两全其美。

预制菜厂家使用冷冻锁鲜技术或冷藏技术保住口感,但如碰见品质较差的冷链物流服务商中途失温、配送超时,就会导致口感变差。

2

效期短

低库存周转率要命

冷冻储存的预制菜保质期一般在3-12个月,而冷藏储存的保质期仅仅只有3-6天。预制菜越新鲜,保质期越短,越受消费者青睐。

调研发现:近4成消费者会选保质期7天以内的预制菜,只有2.4%消费者会选择1年长保产品。

短保产品既是保持高溢价的绝招,也是拖累资金占用的七伤拳。库存高企往往采用打折促销,或效期控制不到位造成货损;过少库存又无法满足订单及时性要求。

3

网点散

仓储运配网络费用高企

目前80%的预制菜的售卖使用渠道在商超零售、连锁餐饮门店、经销商等众多的B类商家。

行业大部分的中小预制菜品牌的配送网络点位多而散,货量小,冷链运配成本高,急需全国共配网络;而直接面向C端的预制菜物流成本基本占到售价的30%或者以上。

在单个预制菜品牌整体货量规模效应不强之际,如何降低物流交付费用占比,也如拦路虎一般阻碍预制菜的发展。

数智供应链,破局创征途

预制菜行业的竞争背后,实际是供应链整合优化的竞争。而打破预制菜的供应链壁垒,需要的是一套组合拳。

针对预制菜企业的诸多供应链痛点,运荔枝依托数科底座,以全国冷链履约网络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为服务核心,为预制菜企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,为预制菜企业打造数智柔性供应链,引领食材供应链升维浪潮。

1

优化仓配协同

提高交付时效

仓配协同

根据预制菜交付网点到货时间,运荔枝倒排仓库作业及冷链运输时间,实时同步仓库调度排车计划。冷链车到仓即可装货发车,提高预制菜货品仓配交付时效。

干线最优

预制菜全国配送网络庞大而分散。为助力预制菜企业最优干线决策,运荔枝数智产品“干线组网”可自动结合体量、车型、路线、成本、满载率进行排车,提供成本、时效、满载率等最优干线排线方案,优化干线冷链交付时间与成本。

城配最快

预制菜城配终端销售配送点位多,运荔枝数智产品“智能排线”能够帮助预制菜企业优化城配路线,提高时效。

智能排线”能够通过全国城配站点网络模型,秒级排线提供最优城配路线,提高配送时效,实现降本的同时,保障预制菜新鲜品质。

2

提高产销协同

助力经营决策

销量预测

准确的销量预测,是支撑预制菜企业采购、生产、销售计划的关键一步。

运荔枝数智产品“货翼云”基于沉淀的食材大盘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的货品流向数据,帮助预制菜企业更准确预测市场动态,辅助分析预制菜SKU偏好,从而灵活动态调整采购、生产、销售计划,提高产销协同,降低滞销货损浪费。

动态订存

基于分析预制菜在库、在途、门店的全局货品库存消耗数据,运荔枝数智产品“动态订存”为预制菜门店、仓储提供动态的SKU安全库存数量建议,自动发起补货订单,助力产销协同,降低库存周转天数。

供采平台

预制菜食材种类较多、采购供应商分散、流程长。集鲜严选10000+全球优质供应商、11万+品质食材SKU,通过数智化供采系统,一键下单,采购价格透明,能够整体优化采购成本,管控食品安全,提高采购效率。

3

统仓共配履约网络

降本增效

接入统仓共配网络

运荔枝可为预制菜企业提供冷链统仓共配履约网络。运荔枝服务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,超2800个区县,超60万家门店,保障预制菜在火爆市场的交付品质。

按货品体积、重量计费

预制菜企业可以按照预制菜货品的体积、重量计费,告别整车专车、整租冷库的高费用。预制菜企业下单前便能预估运费,价格透明。

高频少量配送保障时效

运荔枝能够实现预制菜高频、单次少量配送,保障其交付时效和货品质量。运荔枝共配网络高频发车,小货量的预制菜货品也可以配送到店、到仓,提高预制菜企业的网点交付品质。

中国餐饮始终在“烟火气”与“现代化”间拉扯,餐饮变革正起东风,预制菜或为餐饮品牌全国出圈的沃土春泥。

尽管预制菜争议微词颇多,文章仍知、仍信餐饮从业者“求新、求变”的眉意。

食材供应链数智化变革之矛,乘势击破制约预制菜发展之盾,高歌前向才能破除摇摆、赢得未来。

标签:

推荐